
一、教学主题
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与传承
二、教学目的
通过对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考察了解,深刻认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,增强认同感、凝聚力;推动各地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;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在反哺遗产地社会、文化、经济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,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、保护意识和保护理念;拓展相关从业人员的视野,推升工作能力和水平。
三、教学点简介
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,位于杭州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南侧,毗邻大运河南端终点标志——拱宸桥。博物馆投资一亿多元人民币,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,展览面积五千余平方米,以“运河推动历史,运河改变生活”为陈列主题,分序厅和“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”、“大运河的利用”、“运河畔的城市”、和“运河文化”等四个展厅,其间穿插“漕运故事半景厅”“模拟运河之旅船舱”两个多媒体展厅,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巧妙结合,生动地再现古运河曾经的繁荣景象。
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,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,国家文物局认为它的建成填补了博物馆界的一大空白。大运河浙江段堪称“活着的文化遗产”,是跨流域的大型水运体系,涉及太湖、钱塘江、曹娥江、甬江等自然水域,构成复杂,迄今仍承担着繁重的航运任务。展厅地上是一条流动的运河,闪闪发光。原来,这里用微缩模型做出了大运河及两岸的九座城市,放在玻璃地面下。
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、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,也是古老的运河之一,并且使用至今,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,是中国传统物质文化的一大象征。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建造要追溯到 2002 年,当时,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运河(杭州段)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列为十大工程之一。运河综合保护与整治一期工程“一馆两带两场三园六埠十五桥”全面开展。当时的“一馆”,指的就是运河博物馆。作为杭州市首期运河综保工程的开篇之作,拱墅区区委区政府下拨专项资金建造,旨在建设国内首家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,打造运河文化的展示窗口,运河文物与运河史料的收藏中心与研究中心。
2006 年,运河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。